第(2/3)页 黎念倾“苗疆少女”的称号名不虚传。 “这其实是逻辑问题。”黎念倾一伸手,旁边的顾玉珩传了一块白板给她,她抽出白板笔,开始画传导图,“明星因为作品,获得流量。又因为流量,接到更好的作品邀约,出了更好的作品。又通过更好的作品获得更多的流量。这种‘作品-流量-作品’的模式,实际上是良性的,且可以一直循环。” “而我反对的是,之前公司签的一些艺人,没有作品,却通过虚假的人设,收获了一定的流量。又通过流量造假,伪装成这个艺人很红的样子,去欺骗更多的人。这种‘人设-流量-虚假流量-赚钱跑路’的模式,每一个环节都是虚假的,到了第四步,戛然而止。” “在第二种模式下,艺人本身已经成了一种商品,一个花瓶。青春只有几年,韭菜却是一批一批的,这种模式,是在耽误这些没有实力的艺人,也是在给三观还没形成的小孩子输送不正确的价值观。” “说白了,大家都是圈内人,谁的流量是真的,谁的流量是买出来的。谁的实力配得上流量,谁的实力配不上现在的流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屈服于流量的制作人选择流量大但没有实力的艺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可能不应该指责,也不得不说,他们让本就恶劣的娱乐圈环境雪上加霜。” 黎念倾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那次直播后,她火速换掉了公司里不愿意接受培训,想要继续吃人设红利,捞完一笔就回家养老的一批艺人。 把舞剧院的同事签下来,又请了知名的乐队,针对个人风格,打造接下来的演绎路线。最开心的就是,以前一直担心在舞剧院出不了头的几个同事,也都在公司里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司莹现在的工作重心渐渐从舞剧院转移到娱乐圈里,经纪人帮她对接了几个电视剧,虽然只是配角或龙套,时间长一些,手里积攒一些作品后,不愁接不到好的剧本。 至于夏瑾,本来就是当作舞剧院下一任首席来培养的,即使把她签下来,工作的中心依然放在古典舞领域,唱跳只是帮她进一步提升知名度。选择的节目也都是跟古典舞相关,作为选手参加一些舞蹈比赛。为了防止制作方的一些骚操作,评委名单也都是要经过念珩传媒审定的。 至于人设更是被黎念倾从公司的造星流程中剔除。人设太容易崩塌了,何况能在舞剧院里沉下心的舞者,本身对娱乐圈的浮华有一定抵制力。 念珩传媒和星图传媒作为娱乐圈两个最大的娱乐公司,多次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手下艺人的资源越来越好,作品越来越多,多多少少能够影响整个娱乐圈的风气。 顾小棠也不是不会控评,还教会了黎念倾该在什么时候造势,甚至有时候还会绝地反杀。 就连一些粉丝用来在粉圈狂欢的无用数据,念珩传媒和星图传媒的艺人也基本上不会参加,用顾小棠和黎念倾的原话来说,“号召一群还在上学上班的粉丝,没日没夜地切号打榜,就为了上第一名,能在广场大屏幕上露个脸,提高知名度?” “咋的?那广场不靠他们,我家艺人上不了?你跟我说哪个广场?哪个广场不是我哥的,或者不是我哥说上就能上的?还非得找免费数据工?” “只要有作品出来,这个艺人的代言、宣传、电影贴片,巴拉巴拉随便什么东西,哪怕粉丝喜欢的十几秒卡点短视频,我能让它们在广场上滚动播出!” “前提是有作品出来,没作品你播什么?播你那张脸?那咋的,我播我自己不好嘛?我自己就是公司的老板,我播我自己还不用担心人出名了,自己成立个人工作室走了。” 于是念珩传媒和星图传媒的艺人对这种单纯的数据榜单都很佛系,大粉和工作室联系,每天劝大家过好自己的生活,追的明星在剧组或者在别的节目录制过程中,没有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照片和vlog营业,就由着粉丝自娱自乐。 分成“妈妈粉”、“女友粉”、“男友粉”、“事业粉”等等多派阵营,在小圈子里嗨成一团,遇到说话比较损的,还要艾特他们粉的明星本人来看——大多情况明星看不到就是了,不过大家都很享受这种轻松的氛围。 最闹腾的就是黎念倾和顾玉珩的cp粉——两人是真情侣,看过《医见倾心》的,基本不会变成只专注一个人的粉丝。顾玉珩又很明显无心演艺圈,两人不会产生粉丝眼中的“利益冲突”。两人的cp粉大概是有“cp粉”这个词汇以来,最和谐的一家。 黎念倾那天在拍摄间隙,化妆师给她换造型的十分钟,她用小助理的手机登录微博,看了一眼首页,发现“鲇鱼”们做了一张表情包。 表情包中间,一只平铺的鲇鱼眼角垂着一滴巨大的泪珠,下面有几行小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