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平定天下的宏愿-《修道至苦是人间》
第(2/3)页
其次,军队中从军不足三个月,也要解散。因为仗已经打的差不多了,而且军队的数量巨大,短时间之内,没有训练新兵的必要了。
最后,就是军队之中,受过重伤、虽然还能战斗,但是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的士兵。伤兵对于军队而言,基本是累赘。虽然阳子冀不会轻易抛弃士兵,但是在接近和平的时候,他还是需要放下这些伤兵,让他们回去静养。作为补偿和他们英雄战斗的奖励,阳子冀会给他们一笔不菲的安置费,和他们的故乡政府打个招呼多多照拂。
如果顺利裁撤这三类的军队,最终整个天下,在和平年代下,就只剩下一百五十万左右。足够维持各个城市、乡镇的治安,国家政府,也养得起。
打定了注意,阳子冀便修书一封,差人呈送周尺闻。
送信的人出发之后,阳子冀也准备和驻扎在京城外围的贵族打个招呼,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心思。如果他们拥护周尺闻,那就进宫觐见,以表忠心;如果不承认,那阳子冀也不会手软,直接收拾。
三天的功夫,阳子冀挨个的打过招呼,有人配合,也有人不配合。配合的人,有着进宫觐见周尺闻。而不配合的人,则是被抬着进去,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看起来像是遭到了毒打。
为了防止贵族回封地作乱,阳子冀提议是用他们自己的军队,等数兑换贵族的军队。只要贵族下的命令是合理的,他们的军队会执行,而不合理的,阳子冀也会让他们坚决反对。
阳子冀这么做,自然是相信自己的军队始终忠于周尺闻。对贵族只听令不效忠,而对周尺闻,是既听令,也效忠。在这种情况下,贵族想要作乱作妖的可能,就会被完全遏制。
阳子冀的这个想法,周尺闻是举双手赞成。他在即位的时候,也正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想不到阳子冀这就给他解决了,而且几乎是没有付出任何的代价。
解决了贵族的问题,已经是周尺闻登基一个月的时候。根据各地传过来的消息,那些贵族回到封地后,基本没有太大的动作。或者说,他们想要做动作,都是有心无力。
而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周尺闻也定了自己的年号。他的父亲是天元王朝的第一代皇帝,年号『开元』,而他是第二代,立志做一个仁义之君,令天下太平。所以,他定的年号是——『仁安』。
『仁安』,“仁”,既有他愿做仁义之君的寄托,拆解起来是“人”和“二”,也就是第二人、第二代皇帝的意思。而“安”,则是期望天下太平的决心。这两字,确是是最符合他的年号。
除了定下年号,周尺闻也将一些在南方区治理城市的宝贵经验,整合成适用于整个帝国的政策,颁布召令开始推行。而一开始的推行,毫无意外的受到了阻力。阻力的来源,基本源自守旧贵族,因为这些政策,大大伤害了他们的利益。
只不过,就算他们再怎么抗拒新政策,在军队和周尺闻的铁血命令之下,还翻不起任何的浪花。因为,谁让他们,再也没有听话的军队了。没有军队,他们的腰杆子,就挺不直,说的话也如同放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