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文官们纷纷俯首赞拜,洪亮激动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震耳欲聋。 至于其中有多少是另有心思,为了争夺教导皇帝陛下的权力,又有多少只是单纯的欣喜,为了大乾又恢复了经延、又有了一位向学之君……这就不知道了。 赞拜过后,李乾让他们起来,又对秦桧无奈地道:「秦相,此事你一定要办好,在翰林院中替朕物色几个好的日讲官过来!」 刚刚完成起身这一动作的文官们还有些散乱,甚至还有人激动地相互小声交谈。 但李乾话音落下后,乾阳殿内又安静下来了。 不少官员都神色欲动,也有更多人望向前方的秦桧。 这时候如果有翰林院的官员在场,那肯定就不用问秦桧这个中间人了,但可惜的是,即便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不过是正五品的官员,根本没资格参与朝会。 而且如今满朝重臣只有极少数才出自于翰林院,如今大家都有自己的新家,都有新的利益和立场,就算再念旧,又怎么可能为了翰林院说话? 所以,其他衙门的操作空间就来了。 但现在大家都不着急开口,皇帝陛下把问题抛给了秦相,那自然是要先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秦桧神色微动,拱手对李乾到:「回陛下,如今翰林院中,并无太多合适之人可充任经延日讲官。」 他解释道:「翰林院侍读学士定员二人,如今尽数空置,侍讲学士定员二人,如今只余一人,已年近古稀,老迈不可任日讲。」 「翰林侍读定员二人,只余一人,年过七旬,侍讲定员二人,只余一人,同样年近七旬。」 「是以翰林院并无合适的官员,还请……」 话只说到一半,就见李乾眼睛一亮: 「既然无合适的日讲官,那这经延就不用再开了吧?」 你在想屁吃! 朝中的其他大人一个个激动起来,大家纷纷表示就算从天南海北调集教师,也一定让皇帝陛下这个失学少年重新读上书。 「陛下,翰林院无合适的日讲官,但可从其他衙门中择优选取!」 秦桧也急忙道:「中书省中便有诸多饱学之士、政务娴熟之辈,让这些人充任日讲官,同样可以。」 大家一看秦桧都开始了,也纷纷不客气了。 「秦相此言差矣。」 王莽中气十足的道:「经延讲的从来都是圣人经义,可并非桉牍政令,陛下要听的是渔人之艺,也非求筐中之鱼!」 「礼部虽少有精通桉牍的官员,但却都通典籍,熟知经义,此方为增益圣学圣德之道!」 秦桧脸色微微一黑,还不待他说什么,后面的其他官员也纷纷跟上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今我大乾内忧外患不断,各地烽烟频频,人主既学经义典籍,也要通行军布阵才是!」 兵部左侍郎裴寂也站了出来,义正辞严地道:「这日讲官也要从兵部中简拔几名才是!」 秦桧突然出列了,向李乾举起了手中笏板。 李乾似乎眼前一亮:「秦相但说无妨。」 秦桧有些沉重地道:「陛下,诸多疾病,归于人之心思精神散漫放荡。」 「若人之心思精神有所繁属,则自然强敏。经延讲学,正人主开广心思,耸励精神之所也。」 你脑袋疼就是因为你不读书,懂了吧?现在老老实实出来听咱们讲课,包你百病尽消。 李乾脸色一黑,下面的官员们纷纷一乐,更是有许多人对秦桧刮目相看。 说实话,近来处于漩涡中心的不只有李乾这个皇帝。 有许多中下层文官见从李乾这里打不开突破口,就转而把枪口对准了秦桧。 没办法,谁叫他是宰相呢,而且还是现如今京城中唯一的宰相。 但是言官们弹劾他的奏章就数不清。 至于其他官员或许没把心里话说出来,但大多数还是心中不满的。 我们大家伙都上了,而你这个宰辅之臣,文官之首,怎么不去规劝皇帝好好开经延讲学? 我们这么多人都上了,你还在后面干看着,你好意思吗? (一点后再订阅吧) 尸位素餐之辈! 即便是宰相,也担不起满朝官员的怨气,所以秦桧要是再没啥表示,那就不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