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伟业-《大唐奴牙郎》


    第(2/3)页

    周钧只得又沉声道:“某身负皇命,当与焉耆共进退,你有何忧,但说无妨。”

    听见这话,龙尧立终于说道:“周监,自隋末罹乱,碛路遂闭,西域朝贡者皆由高昌去往长安。”

    周钧点头,汉朝时繁荣昌盛的大碛商路,历经了数百年的辉煌,在隋朝慢慢没落,最终被关闭。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战乱,另一方面是因为大碛路环境变化。

    龙尧立又说道:“贞观六年,七月,丙辰,焉耆王突骑支遣使入贡,请太宗重开大碛路。次年,高昌引西突厥侵掠焉耆,致使焉耆五城死难者众,十年后方得恢复元气。”

    “龙朔元年,焉耆向安西都护府请求重开大碛路,安西都护府上书朝廷。次年,龟兹、疏勒、弓月三国发起反唐叛乱,又引吐蕃兵入西域,唐朝所册拜的首任安西大都护杨胄,死于叛乱之中。”

    “在此之后的几十年中,西域诸多州府,再也无人提及重开大碛路之事。”

    周钧听到这里,愣在原地。

    龙尧立说的这三件事情,单独来看,倒还不觉得什么。但是倘若放在一起,就让人心生疑惑。唐史之中,关于丝绸之路,一直有一个谜团。

    在大唐州县志中,丝绸之路的南线——大碛路,虽然环境恶劣,但根据记载,偶尔确有商队通行其中。

    既然有商队通过,那就意味着这条商路是可行的,然而唐朝的丝绸之路,大多走的是高昌北线,大唐官府对于南线却不管不问,致使其年久失修,人迹罕至。

    如今,听龙尧立这么一说,周钧也回过神来,大碛路之所以在唐朝时,没有被启用,环境恶劣或许仅仅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却是大唐和西域势力之间的博弈。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丝绸之路的北线,途径伊吾和高昌,再入焉耆、龟兹,最后去往姑墨和疏勒;而南线,则经过敦煌、鄯善,再入且末和于阗。

    北线里面,唯一一个与南线较为靠近的镇府,就是焉耆。

    在地图上看来,北线和南线组构成了一个『工』字的形状,上面一横代表北线,节点,自上而下分别是焉耆和鄯善。

    南线未开通时,丝绸之路的货物只能从北线去往西方;南线一旦开通,去往大食、吐火罗、天竺甚至欧洲的货物,就可以无需再绕行北线,节省了数千里的路程。

    换言之,大碛路一旦重开,除了焉耆以外,伊吾、高昌、龟兹、姑墨、疏勒等镇,都会受到影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