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一章 票房火爆-《我是演技派》


    第(2/3)页

    《人潮凶涌》之前点映的票房就已经过千万,首日开画票房便宣告破3000万,这个成绩虽然不能打破国产片首日开画的票房纪录,但总算开了一个好头。

    同日上映的《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携在湾湾、香港票房火爆之势也拿下1700万的票房。但是到了第二天,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纵然是周六,《那些年》在排片占据20%以上份额的情况,日票房跌幅却高达60%以上,仅收660万。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人潮汹涌》第二天的票房高达5100万,第三天更是一举突破7000万,一举超越了去年上映的《让子弹飞》,创造了单日票房纪录,同时还以1.54亿的单周总票房名列首周票房榜的第三位,仅次于《唐山大地震》的1.8亿和《让子弹飞》的1.702亿。但是别忘了,前二者的首周票房都是上映四天的总和,而《人潮汹涌》只上映了三天。

    于此同时,被视为《人潮汹涌》最大竞争对手的《那些年》首周票房仅仅2700万,还不到《人潮汹涌》的一个零头,而且排片进一步被压缩,进入次周排片仅仅只有10%,单日票房更是下滑到300万以下。

    其实就算没有《人潮汹涌》的横空出世,原时空中《那些年》自首日惊艳亮相之后,票房就节节下跌,首周票房堪堪破3000万,总票房大概在7000多万。虽说这个成绩因远远超过了香港的4600万港币的票房成绩,也仅仅稍逊湾湾4.1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大概8000万左右)。这个成绩对于这两个弹丸之地来说,堪称票房奇迹,但是在大陆显然是失败的。

    说到底还是文化环境的不同,对于《那些年》的故事情节,湾湾和香港的观众更有代入感,而对于长在红旗下的大陆观众来说就缺乏认同和代入,加之有关部门的大剪刀也使得这部片子失色不少。

    其实都一样,比如说《失恋33天》在大陆创造了票房奇迹,但是香港上映十天票房都仅仅只有300万港币。至于湾湾市场,鉴于《风声》在湾湾表现不佳,新皓传媒这次干脆就没有在湾湾上映。

    《人潮汹涌》票房的强势更多是挤占了《金陵十三衩》和《龙门飞甲》这两部上映已经四周的大片。

    原时空中,《金陵十三衩》和《龙门飞甲》在一月二日到一月八日第四周依旧分别以万占据周票房榜的冠亚军,总票房各自分别突破了五亿大关:《金陵十三衩》5.6亿,《龙门飞甲》5.1亿。

    然而现在《人潮汹涌》以1.54亿强势登顶周票房榜的冠军,《金陵十三衩》和《龙门飞甲》的周票房仅仅只有万,较上周下跌了超过70%。《金陵十三衩》堪堪破五亿,而《龙门飞甲》还在四亿这个区间徘徊。

    《人潮汹涌》进入次周工作日表现依然强劲,在排片超过40%的情况下,单日票房始终维持在5000万以上。

    三日破亿,四天破两亿,一月十一日上映第六天总票房3.1亿成为史上最快达到三亿票房的华语电影。

    纵然一月十二日,由尔冬生执导,梁朝韦、刘清云、周讯、闫昵等领衔主演的《大魔术师》上映,依旧无法撼动《人潮汹涌》的强势地位。万,巨星云集的《大魔术师》完败。

    更难得是相比其他几部大片的褒贬不一,《人潮汹涌》出人意料的获得一致好评,当然除了一些收了钱的为了黑而黑和为了刷存在感鸡蛋里挑骨头的影评人,更重要的是观众对《人潮汹涌》评价相当高。

    到处可以看到类似这种“笑的肚子都疼了!”“太搞笑了!”“贺新说搞笑我是认真的!”“那个冒充贺新的陈小萌太逗了……”等等。

    豆瓣评分更是超过了《金陵十三衩》8.2的高分,始终维持在8.6分以上,当然除了观众的踊跃打分,也少不了刷分党“口碑维护团”的功劳,就是很多新用户、无影评,进来就打个分。

    原本贺新和宁皓的预测,只要《人潮汹涌》的表现超过《失恋》就行,结果票房出人意料的火爆,让路演宣传的主创团队大为振奋,马不停地穿梭于各大城市之间。

    一月六日上海首映,七日蓝鲸,八日杭州,九日宁波,十日赶赴珠三角,开启广州、深圳之旅,十二日回到京城,应对《大魔术师》的强势来袭。

    贺新一行人十二日中午一下飞机,都顾不得回家,下午一连跑了三家影院,紧接着晚上五家,一直到过了午夜十二点待当日票房新鲜出炉,得知自己的电影完胜《大魔术师》,大家欢呼了一阵之后,才精疲力尽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但是时间非常紧张, 因为明天上午九点就将飞往西安、然后是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合肥,一路沿着长江由西向东跑一圈,一直到一月二十日,腊月二十七才能迎来短暂的喘息。但是到了一月二十三日大年初一开始,在整个春节黄金周,剧组将再次重走一次京城、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重点票仓城市,力争在一月二十八日《碟中谍4》上映之前,实现票房的最大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