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钱太多了也麻烦-《覆秦从计划开始》
第(2/3)页
可是,他们没有考虑到,你少吃一口,我少吃一口。
大秦每年出产的那么多粮食,让谁吃去?!
要知道,粮食这种东西,基本上都是有保质期的。
哪怕能存放几年的红薯、土豆等作物,放到第二年,口感也会大幅下降。
没办法。
百姓们存粮是未雨绸缪,抵御灾年。
但按照大秦目前的情况,除非是天崩地裂的那种灾害。
否则存粮,只能拖国家经济发展的后腿。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要知道,粮食可以说是大秦经济最重要的本位等值物。
粮食泛滥,会直接导致粮食的价格卖不上去。
家中有人在工厂、商行做工的人还好,但目前大秦农业人口的占比,依旧超过足足六成。
粮食卖不上价格,让这些人家的收入减少。
在大家都是苦哈哈的时候,家有余粮是件好事。
但现在这种状况,造成了收入的极度不平衡。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足够造成国家动荡。
另一方面,粮价下降,也会影响到经济繁荣。
现在沿海的郡县,已经兴起了抵制从南洋来的农产品风潮。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已经初见端倪。
甚至赵昆收到的奏报中。
关中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宁愿让种出的粮食喂牲口,也不出售的情况。
这个苗头,让赵昆感到心里发寒。
这让他想起了另外一个时空中,两千多年后,某国农民将牛奶倒入河中的事情。
赵昆知道,一旦这种情况出现,随之而来的事情,绝对是一场足以席卷大秦的风暴。
没办法,花钱,必须花钱了。
目前大秦国库富得流油,完全有从国家层面进行调控的底气。
之前赵昆提议修建广南城,以及完善铁路网,本来就有这方面的考量。
但谁能想到,两年过去了,国库的钱非但没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
这钱,越花越多,你敢想?
没办法,只能玩一票大的了。
章台宫中,书页翻动的声音刷刷响起。
不多时,所有臣子将决议会议定的全民福利草案翻阅完毕。
除了早就知道情况的九位议员外,其他人都是一脸惊骇之色。
原因无他。
这份决议,实在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草案中提出,将在接下来的五年之中,花费近二十万万银元,在全国兴建三百家公立医馆。
另外,在大秦的东、南、北,再修建三座巨城,并完善联通全国的铁路网。
最让人震惊的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百姓们每个月缴纳一定数额的钱粮,在五十五岁以后,就可以由国家固定返还不低于大秦实时平均收入最低额度的钱粮。
此时能够站立在这里的,都不是无能之辈。
随着赵昆登基,朝堂基本上被大换血了一遍。
十三部尚书,可以说都是新朝臣子。
此时,金融领域的一些概念,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无稽之谈。
至少,通货膨胀是什么东西,他们还是懂的。
正因为如此,这份草案中的制度,才让他们更加难以想象。
假定一个百姓从十五岁开始缴纳,每年十二个银元。
到五十五岁的时候,也就缴纳了四百八十个银元。
可是,银元是在不断贬值的。
从银元开始流通,到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银元的购买力,已经贬值了三分之一还多。
四十年之后呢?
难道一个月返还他十个甚至更多银元?
另外还有一点。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秦百姓的平均寿命,正在逐年增长。
以往四十岁,就可以自称老夫了。
活到七十岁去世,就堪称喜丧,一里之地十年都未必能出一个。
但如今的大秦,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
如此一来,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后,朝堂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
赵昆坐在高位,殿中群臣的表情,尽收眼底。
第(2/3)页